浅谈网络经典国骂及其近义、衍生词_精彩看点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,我们必须了解一点:为什么它能够对受害者——又或者加害者——造成相当程度的攻击?
无论是亚洲其他地区,如日本、韩国,又或者是欧美国家,都少有这种“沾亲带故”的词汇。单以日本来讲,日本人虽然也有宗族观念,但是他们眼中的家庭和中国却是是截然不同的。中国的“家”是以系谱血缘关系为主的,而日本人的“家”是以家户生活团体为主的。日本家族制度的中心思想,在于延续具体的经济共同体,所有成员共同努力。为了家户延续的需要,甚至可以调整血缘传承关系。因此,对于日本民族来说,家这个共同体与“同组”、“同社团”的感觉有点相像,试想,如果一个人指着你的鼻子骂:“你同学有病!”,你是不是也会一头雾水?(以上出自千秋日语:《不骂娘又不带脏字儿,日本人骂人,究竟在骂什么?》)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的社会性问题:中国是人情社会。什么叫人情社会?就是有情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为了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,儒家先圣更提出的君臣之道、父子之道、夫妻之道。(以上出自知乎用户:品牌战略者牧晨)可以说类似护短、偏袒这种现象是存在于中国人骨子里的。另一方面,“祸不及家人”“一人做事一人当”这种理念更是在我们的思想形态中根深蒂固。因此,当受到类似直接攻击近亲的手段,当事人往往难以冷静,报之以情,回之以亲。笔者最先接触到此类词汇的时间已不可考究,但毫无疑问,这是对笔者精神状态、人生观念、价值取向造成了重大影响,并使笔者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充当网络喷子的重要因素。
其能够成为 10 年代中最常用的网暴词汇,也侧面映证了当时网络环境的扭曲,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扭曲并未得到改善,甚至扩张向了奇怪的方向。以笔者的个人经验分析,偏向于使用这类词汇的,往往集中在95后群体。不同于80后相对成熟稳重的形象,作为网络普及的最先受益者,在当时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,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,未经世事的青年们在被煽动被激怒的情况下,这些“朗朗上口”的暴言正是抒发情绪的最好工具。然而在2018年之后,这些暴言都变得不值一提了,一部手机就能无门槛上网的背景下,谁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,一场不为人知腥风血雨袭来了。由于与本文内核并无任何实质关联,或者说只有一小部分,故下略。在本文末尾,笔者由衷地希望,未来的互联网能够带来更加色彩纷呈的奇闻逸事。引用网络知名思想家、哲学家犹如幻翳先生的话:“还有什么魔法要用来给人们带去欢笑快乐,那请去当小丑,魔法肯定要用来大杀特杀,应屠尽屠”
虽是断章取义,但在笔者看来这是最能体现笔者此时心境的一句话。
关键词:
2023-05-10 23:33:01
2023-05-10 20:52:43
2023-05-10 18:14:56
2023-05-10 17:47:48
2023-05-10 15:14:48
2023-05-10 14:51:22
2023-05-10 13:42:27
2023-05-10 13:12:15
资讯
品牌